文学书籍批发钱佳楠:读文学书要敢于突破主流价值观 JIC周末书单

发表时间:2020/1/24  浏览次数:571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亨利·詹姆斯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英国文学或美国文学,只有好的文学和坏的文学。那么所谓的“好的文学”到底该如何定义呢?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里,“好的文学”必然是符合社会主流文学价值观,趋于大众喜好的作品,然而阅读本身是具有多样性的,主流价值的判断并不是定义“好”的唯一标准。

  在青年作家钱佳楠看来“好”这个字就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它可以是有趣的也可以是深沉的,可以是纯粹的也可以是复杂的,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可以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只要这些作品能够引发人们思考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便都是“好的文学”。

  本期JIC周末书单,局君将为你带来钱佳楠推荐的阅读书单,这份书单是由7月20日建投书局·北京国贸店举办的《有些未来我不想去》新书分享会活动中,钱佳楠结合自己异乡求学的学习体验和阅读经验总结而来。这份书单能够帮我们突破主流阅读束缚,在多元化阅读中寻找好的文学作品,文学书籍批发并由此构建认识世界的框架。

  我读文学的时候会遵循“读好书”的定律,“好”字很笼统:可以是有趣,让你爱不释手,又时时拍案,比如朱岳的书;可以是深沉,时时拷问你的良心,比如詹姆斯·鲍德温;也可以是纯粹的美,词语的天花乱坠,想象的天马行空,比如舒尔茨。

  阅读仍是我最喜欢的理解世界的方式,面对着白纸黑字,思考和想象的主体是我,而当代世界的影像冲击下,我们的舒适,常常是源于有人带我们去做了思考和想象这项“苦差”。

  《下一次将是烈火》是詹姆斯·鲍德温影响最为深远的散文集,全书由两篇信件组成。第一篇《我的地牢在震动》最早刊登于《进步》杂志,是作家在美国黑奴解放运动100周年纪念时给侄子的公开信,讲述了非裔美国人如何经历一代代的不公而幸存,并敦促侄子超越白人对黑人的狭隘定义,追求卓越。

  第二篇《十字架之下》最早发表于1963年的《纽约客》,当时正值亚拉巴马州发动的针对黑人的暴力事件,鲍德温凭借其对“国家的黑暗现实尖锐剧烈的批判”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作家回忆了自己17岁时遭遇的信仰危机,描述了基督教堂里遍布的伪善和暴力,以及自己和美国黑人穆斯林运动领袖的一次分歧。鲍德温深刻地指出种族歧视的根本来源于白人对权力的病态迷恋,以及他们面对公义和历史的虚无与恐惧,号召黑人和白人抛弃黑暗的肤色政治,共同承担起艰难的历史责任。

  《回望》采用了一种特别的传记写法,用了三种不同的叙事来完成,讲述了作者父母辈的故事,成为金宇澄继《繁花》之后的第二部重要作品。

  书中包括大量家族照片,以“读图”形式丰富这部传记作品,令书中所讲述的时代纷然跃于纸上。“父亲”的特工生涯与“母亲”以大量旧照所展示的“时光之变”是书中精彩与迷人之处,作者将自己的青春岁月与父母的青年时代相关联,在叙事中缓缓展开、慢慢交汇,编织成如黎里水乡那样错综复杂的水网,描绘了一个时代的侧影。

  《聊天记录》是一个由年轻诗人讲述的故事。小说语言清澈直白,处理的却是现代社会的个体面对的一系列道德难题。弗朗西丝,或者说作者萨莉·鲁尼,像一个小小的哲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惑。

  作者精准地捕捉了当代年轻人的现状:对话在电邮、短信、眼神之间无缝穿梭,对性爱与创作充满自信,爱慕写电邮时首字母全部小写的年长男人。犀利地洞察了与所谓的自知之明常常伴生的自欺欺人,这是一本别出心裁的理念之书,真诚的思考着人与世界的关系。

  2014年,顾湘从上海市区搬到赵桥村,这里靠近长江入海口,面对崇明岛。仅仅二十公里的空间位置偏移,带来独特的心理感受。

  在《赵桥村》中,顾湘在城市寓所和村子的不同地点间漫游,在村外的汽车海与垃圾高原中冒险。她观察到菱在河塘里以斐波那契螺旋线展开,还见证了一场巨大的台风。最终这一切汇成一个数字时代下季节与自然的故事,一曲21世纪都市与郊区日常的咏叹调。顾湘的散文与画作充满细节,仿佛宽银幕电影,文学书籍批发放映着当代生活的残破与宇宙永恒的神圣。

  “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Paris Review)最持久、文学书籍批发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一次访谈从准备到实际进行,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且并非为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之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东岸纪事(上下册)》有如风俗长卷,生动地铺陈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发生于上海浦东的一系列情仇往事;以老浦东为布景,刻画了乔乔、崴崴、刀美香等一组组市井人物,勾勒他们爱欲交织、灵肉混杂的浮世人生。

  作者在这本百科全书式的群像小说中原了老浦东的风土人情,刻画出浦东开发之前的市井百态。颠覆了外省人想象中精致的、小资情调的、后殖民时代的上海,唤醒了其粗鄙的、原生态的、泥沙俱下的另一面。

  本书收入朱岳24篇未曾结集出版过的小说。小说以独特的风格,丰沛的想象力,创造出—个个怪诞而富有诗意的世界。

  作者在想象力方面无疑是一名高手,小说里描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发明、志趣诡异的怪人、子虚乌有的历史事件,这些看似荒唐的设定却又在令人兴趣盎然的杜撰和想象中被涂抹上一层幽默色彩,文学书籍批发产生十分有趣的效果。

  舒尔茨是极具独创性的作家,密集的意象、狂暴的想象,通过流动、跳跃的叙事铺展开来,仿佛在阳光下抖开一块闪光的绿色绸缎。舒尔茨曾言,“现实的本质乃是意义。对我们来说,无意义的事物皆为虚妄。”他的作品虽有超现实的天马行空,实则正是对于意义的攫取。

  本书取材于作者的童年与家庭,其中加入大量奇诡的想象、瑰丽的意象以及晦涩的隐喻 ,使现实与梦境难分难辨。文字精致而诗意,充满画面感与音乐感。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是一本书信形式的随笔集,每一篇都是写给“亲爱的人”,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渴望有这样一个倾听者,这29封信也是作者写给每个阅读此书的陌生人以及自己的。内容包括成长的追问,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梦想的坚持,关于爱情的困惑……每一篇都饱含了作者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感悟。这些文字或许是黑夜里一闪而过的星光,虽然转瞬即逝,但也足以支持我们抵达下一个光明的时刻。